
“这样的金融服务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政府为小微企业办实事的用心。”碧绿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科的一席话配资财经网,道出了越秀区众多企业的心声,背后,是越秀区“越洋计划”品牌不断拓宽外贸企业服务覆盖面的实践。
“越洋计划”品牌的探索以及企业真实的反馈只是越秀促进产融合作的一个生动侧面。
近年来,在省“百千万工程”引领下,越秀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抓手,深耕千年商都的金融沃土,聚焦产融合作试点区及数字普惠金融试验区平台建设,形成“政府搭台、银行赋能、企业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激活区域经济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机制改革引领,打通银企对接“最后一公里”
越秀区主动扛起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区建设责任,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正式签署《共同推动广州(越秀)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形成市区联动、政银企协同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已有4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产融对接项目签约,覆盖科技、商贸、文旅、能源、汽车、医药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合计超1000亿元,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工商银行广州分行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与越秀区政府紧密合作,提升产融结合的层级,为越秀区高质量建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贡献工行力量。”
截至今年9月,辖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45.94亿元,同比增长9.44%,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越秀区创新推出“益企共赢计划”,通过多维度企业精准画像,为企业量身定制“股权投资+银行融资+保险平滑风险”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有效破解企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难授信的发展困境。
2024年以来,通过该平台获得支持的企业年均营收同比增长超146%。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万灵帮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离不开越秀区的大力支持。”万灵帮桥企业财务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众多越秀企业的心声。截至2025年9月,辖区银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余额209.56亿元,同比增长39.4%,专精特新群体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同时,越秀区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从化监管支局推出“越洋计划”品牌,通过“政策宣讲+产品聚合”模式,拓宽外贸企业服务覆盖面。线上直播吸引超150万人次观看,同步开发金融支持外贸企业优势产品电子库,首期上线17款信贷产品、10款结算产品、17款保险产品,实现融资产品“一库优选、智能匹配”。
截至今年9月,越秀区重点金融机构累计为企业提供超5600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180亿元国际贸易融资,超80亿元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额,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聚焦普惠金融实效,激活消费市场“内生动力”
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越秀区构建“18条街道+76家银行支行”的结对走访服务网络,推动金融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靠前”深度转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走访企业超22万户,推动全区银行机构授信3016.52亿元,实际放贷446.45亿元。
越秀区还充分发挥辖区地方金融和民间金融机构集聚资源优势,建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融资对接平台,推动辖内小贷、担保等地方金融企业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错位发展,聚焦“长尾客户”优化服务。
2025年1—8月累计发放贷款283.3亿元。其中,TCL小贷为股东产业链下游经销商提供“惠销贷”,放款超20亿元;天翼商业保理围绕中国电信产业链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业务覆盖全国,利率低至6.5%,融资规模超30亿元,服务客户超12万户;地铁小贷则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重点支持区域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款超15亿元。有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
丰富跨境金融供给,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在绿色低碳与乡村振兴方面,越秀区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出台差异化、定制化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创新推出“江南果蔬贷”“徐闻菠萝贷”“油山惠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对接农业产业需求;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联合银行推出碳排放质押贷款保证保险,赋能产业ESG风控管理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辖区涉农贷款624.89亿元,同比增长26.4%,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在消费提振方面,联合广发银行、工商银行等机构举办珠江星火1926、中华广场等20场以旧换新活动,打造“金融分期+国补优惠”新模式,如北京路天河城以旧换新线下“四进”活动实现销售额约520万元;上线“广州之星游轮”等6大美食文旅打卡点,推出“政府补贴+银行配资”立减30%优惠;联动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开展消费券活动,带动消费额超600万元。
接下来,越秀将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动态更新金融“产品包”“工具包”,强化服务“组合拳”效能,擦亮“益企共赢”“越洋计划”金融服务品牌,优化跨境金融生态,畅通内外贸循环,为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动能。
南方+记者 马艺天配资财经网
辉煌优配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